设为主页 收藏 试运行期间联系方式:027-87745426
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中国丧葬风俗

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

2015年12月14日 网络

一、殡葬是一种涵盖丰富的文化

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中,殡葬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上海这个具有特殊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的城市中,包含着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包含着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冲撞,也包含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交融。现在上海有了全国第一本《殡葬文化》杂志,每一期我都认真看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品位很高的、有一定学术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杂志。我从里面学到很多,它使我想到许多以前想过的问题和今后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前不久,我还在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的朋友们的帮助下参观了上海很先进的益善殡仪馆,得到了感性的深刻的认识。在那个地方,我看到人在生命的终结点有一个完美的句号,看到殡葬工作者对逝者的无微不至的终极关怀,对生者体贴入微的安慰。当时益善殡仪馆的宋副主任对我说:“我们需要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参观完后,我对他说:“我对你们不仅是理解,而且是崇敬。”全国有那么多殡葬工作者在辛勤工作,使我们每一个人最后顺利走完人生之路,回到大自然中去。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对大家表示深深的崇敬。我们应该把殡葬事业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非常雅的、高的境界。应该说殡葬本身就是文化。但是今天要说它是文化,会有很多人不理解:“怎么,死人也有文化的?”对,它实际上就是文化。殡葬事业应该进行实践的概括,理论的总结,应该把它提高到文化的高度,提高到移风易俗的高远境界。在上次参观殡仪馆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强烈感受:那儿有一位姓刘的先生在帮死者的家属写挽幛,字写得非常好,句子也是他自己拟的。我问他写一副多少钱,他说60元。我说他的字拿去裱一裱绝对不止60元,因为它包含了对逝去的灵魂的追悼和对家属的安慰。在那里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在火化炉前看到刚烧完取出的3份骨灰,一份是老年人的,色泽灰褐;一份是中年的,骨质比较白,不知为何英年早逝;还有一份骨灰使我很震动,那是婴儿的骨灰,碎如粉末状的雪白的骨灰。那些骨灰使我想到,这些孩子刚刚来到世上又马上走了。我因此想到生死的哲学,这是中国人生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孩子们刚出生还没享受到生的权利就走了。我夜里想着这些问题甚至睡不着觉。我反复思考这一哲学问题,生与死的大问题。

殡葬文化本身是一个遗体处理过程,但它关系到亲情,关系到血缘,关系到社会制度,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规则和文化礼仪。在中国古代,它实际是属于封建时代文化和教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国第一届殡葬文化研讨会上,上海民政局的一位领导提到了文化的问题,“文化”这个概念全世界有上千种定义,但是我觉得最能符合中国文化实质的是南齐时代一个叫王融的人写的一首《曲水》诗,他讲了两句话:“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这两句怎么说呢?“设神理以景俗”就是用一个天理、神的理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民俗;还有一句是“敷文化以柔远”,如何把文化敷向社会,以推广到广大的群众中去。这两句话在中国的文化概念里讲得是非常准确的,比上千种的文化概念还要深刻。应该说,殡葬本身既包含着意识形态,也包含着相应的规章制度,既是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从这个大概念上,它就是一种文化,如果把它具体到细致的领域来说,还涉及到文学,涉及到建筑,涉及到宗教礼仪,涉及到雕塑、绘画等各个领域,几乎涵盖到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大部领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殡葬在全世界,在全人类,包括中国,它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终结历程的特定的文化的超时空的载体。

二、殡葬和礼仪的关系

我们讲殡葬,讲得广义一点,它是文化、宗教、礼仪、风俗的,因时代、地域的差异和文明的变迁而变异的一种对待死者和处理遗体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礼”是占有非常重大的成分的,它包括五个方面,叫五礼:一是吉礼,如结婚喜庆的礼仪,这是吉祥的,好的;一种是军礼,如出征前的祭旗誓师或检阅军队,即属军礼范畴;一种是宾礼,外交礼仪,研究如何接待客人;一个是嘉礼,如开国庆典之类;还有一个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种不吉利的内容,即凶礼,它包括死亡,包括灾荒,包括怎样去吊唁,怎样抚恤。凶礼中的丧礼就是殡葬文化的集中体现,丧礼也是凶礼中最重要的礼,实际就是对于一个人的死亡,在规定的时间里如何办丧,怎样祭奠,以表示对自己亲属的追悼。

中国的丧葬礼仪是中国的家族宗法制度在死亡问题上的反映。它是以中国家族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表面上是对死者的祝福和思念,实际上是为这个家族怎样延续下去,而这个“孝”扩大下去,就是讨全国最大的家长——皇帝的“忠”。“忠孝”这个观念几千年来是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的。

“灵魂不灭”是中国原始时代就有的思想,譬如在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瓮棺葬中,葬小孩子尸体的陶灌上面要开个小孔,这个孔是要让灵魂升天的。但是儒家的孔子对于灵魂问题倒不完全是这样看待的。孔子之所以在儒家思想里特别强调丧礼,首先强调是人,人的感情,人的关系,而不是灵魂。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有一句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小孩出生三年,一直是在父母怀抱中过来的,因此父母对子女有最真挚的爱,最后,父母死了,子女就要对这个爱加以回报,就表现在为父母守三年的丧。实际在儒家思想并不太强调灵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你相信它在,它就在,不相信则不在,祭祀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真实性情的流露。孔子的“礼”的思想再发展到“仁”的思想,“仁”就是人彼此间感情关系,所以后来在中国丧葬中,三年之丧变成天下之通丧,它是因家族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到父母死的时候的一种回报,并不是对灵魂观念的信仰。当然世界上所有的先民都相信灵魂不灭,但儒家并不太看重这个灵魂,孔子所重视的是在《论语·尧日》中说第一个是民,第二个是食,第三是丧,第四是祭。“民、食、丧、祭”是要重视的四个方面,人除了吃饭、生存以外,所重视的就是丧葬和祭祀。对这个问题,我们殡葬工作者不应以民间认为有灵魂的也就这么认为,我不以为如此。孔子讲得很清楚,强调的是感情,是生,所以他讲了非常重要的八个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就是要正确慎重地对待一个人的死亡,这讲的是丧礼;“追远”就是怀念已经逝去的人,他的事业、思想和道德,这是祭。为什么要重“慎终”和“追远”呢?目的是使老百姓的道德归于淳厚。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我觉得这个思想是合乎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合乎人道主义,合乎人本主义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殡葬制度。

道家(就是老子、庄子)的生死观和儒家是不一样的,主张全真保性,因此强调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强调死生的变化是自然法则,天地与我是共生的,万物与我是共灭的。所以在老庄思想中,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当中,强调生命最后归于自然的思想。庄子说,人死了要“鼓盆而歌之”,不必去哭,如果人人都生存下来,世界上也没办法容纳。所以老庄的生死观要比孔子深刻得多。老子甚至把话说到底,说我们这些人之所以怕有大患,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等到我们没有这个身体时,什么忧患都没有了(《老子》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果从生死观,从丧礼方面看,老庄哲学的观点比孔子要深刻。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丧葬思想是儒家思想,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儒家丧礼的表现形式也最多,最复杂。在周代的丧仪中就有18项,到了司马光时又归纳为25项。最后这25项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人死了以后怎样停尸;第二,怎样招魂;第三,怎样吊丧;第四,怎样殡仪,就是把尸体入硷,放进棺材供亲属吊唁。这个过程都属于殡仪过程,我们殡仪馆办的就是这个事情。第五,就是下葬。从“殡”到“葬”的过程都是有时间规定的。其中的原则就是孔子讲的原则,按照等级和身份的高低决定时间的长短:天子7个月,诸侯5个月,大夫3个月,一般的庶民一个月,后来越来越缩短。与此相关还有一个制度,就是五服制度,父母死后儿子要披头散发,要穿麻的衣服,袖子都不能缝补,要非常粗糙。身份不同的穿丧服包不一样。与五服制度配套的还有居丧制度。有孝在身,要节制生活,遵守丧制。所以,整个的丧葬制度在古代中国是非常严格的,包括怎样出丧,怎样穿衣等,非常严密。这里要强调的就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漫长,它的制度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和各种礼仪的规定在民间的反映极其广泛,从高层的皇帝一直到普通的民众都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还要注意,这其中还看民族的问题,有宗教的问题,有地域的问题,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问题,从而造成中国丧葬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加载更多